智能溫室控制系統
一、計算機溫室控制系統的特點
1.智能化:溫室計算機環境控制系統的應用將由簡單的以數據采集處理和監測為主,逐步轉向以知識處理和應用為主。
2.網絡化:利用網絡進行在線和離線服務,可以對不同區域進行監測、比較,不僅給管理帶來很大的方便,而且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3.分布式:分布式系統通??煞譃樯?、下兩層。上層主要用作系統管理,其它各種功能如測量與控制任務等,主要由下層完成。下層由許多各自獨立的功能單元組成,每個單元只完成一部分工作。面向對象的分布式系統,每一個功能單元針對一個對象、每一根進線、每一根出線、每個傳感器、接觸器等都可作為對象。
4.綜合環境調控:所謂綜合環境調節,就是以實現作物的增產穩產為目標,把影響作物生長的多種環境參數,如光照、溫度、濕度、CO2濃度等,都保持在適宜作物生長的狀態,并盡可能使用最少量的環境調節裝置,既省時又節能,還能使勞動者愉快地從事生產勞動。
5.變動的環境控制系統:在該系統中并不設置一個固定的溫度值,溫室中的溫度在最高和最低溫度范圍內可進行變動,以求在一個較長的時間段內達到理想的平均溫度。這樣計算機可以根據室外的氣候,在使用最低能耗、最佳利用溫室中的現有的設備的情況下自由進行調節??勺儎拥沫h境控制系統目前主要側重于溫度、光照、相對濕度、CO2濃度等方面的研究,在溫室作物產量上已表現出比較滿意的效果。
二、溫室內重要參數
1、溫度的調節與控制
與其他環境因子比較,溫度是設施栽培中相對容易調節控制的環境因子。溫室內溫度的調節和控制包括保溫、加溫和降溫3種。溫度調控要求達到能維持適宜于作物生育的設定溫度。溫度的空間分布均勻,時間變化平緩。
(1)保溫,為了提高大棚的保溫能力,常采用各種保溫覆蓋。具體方法就是增加保溫覆蓋的層數,采用隔熱性能好的保溫覆蓋材料,以提高設施的氣密性。
(2)加溫,我國傳統的單屋面溫室,大多采用爐灶煤火加溫,近年來也有采用鍋爐水暖加溫或地熱水暖加溫的。大型連棟溫室和花卉溫室,則多采用集中供暖方式的水暖加溫,也有部分采用熱風機或地源熱泵的采暖方式。
(3)降溫,保護設施內降溫最簡單的途徑是通風,但在溫度過高,依靠自然通風不能滿足作物生育要求時,必須進行人工降溫。降溫包括遮光降溫法、屋面流水降溫法、蒸發冷卻法及強制通風法。遮光降溫法是一種在室外與溫室屋頂部相距40cm處張掛遮光幕,對溫室降溫很有效。另一種在室內掛遮光幕,降溫效果比掛在室外差;屋面流水降溫法采用時須考慮安裝成本,清除玻璃表面的水垢污染問題;蒸發冷卻法使空氣先經過水的蒸發冷卻降溫后再送入室內,達到降溫目的。蒸發冷卻法有濕簾——風機降溫法、細霧降溫法、屋頂噴霧法。
2、 濕度的調節與控制
土壤濕度要與空氣相對濕度協調一致才能達到溫室濕度的有效控制,濕度調控范圍一般在60%RH-80%RH,精度為士5%。濕度的調控影響溫度,要求濕度與溫度的調控需按按一定的程序進行。常用的濕度調節方式是加濕和去濕。
(1)加濕,一般常用的方法是水噴霧法和蒸汽加濕。水噴霧法采用雙位或多位控制來實現;蒸汽加濕則采用電極加濕器或澆蒸加濕器實現。
(2)去濕,在溫室中去濕常用以下三種方式:加熱控制法、吸附法-化學除濕器、排濕換氣。在濕度的調節系統中,溫室內的加濕和去濕則由溫室內的調節部件完成,這些部件有天窗、側窗、濕簾、風機等。
3、智能溫控系統的組成
智能溫控系統由智能控制器、室外氣象站、溫濕度傳感器、控制軟件、聯想打印機、電腦等系統組成。